唐宋时期煎茶道
茶道在唐宋时期开始形成。其标志就是陆羽《茶经》的问世。当时所形成的茶道属于煎茶道。 唐宋时期——煎茶道 ,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,陆羽《茶经》始有详细记载。《茶经》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(公元765年),后经修订,于德宗建中元年(公元780年)定稿。 [阅读全文]
茶馆的历史演变
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,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,据《广陵耆老传》中记载:“晋元帝时有老姥,每日独提一器茗,往市鬻之,市人竞买。”也就是说,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了。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,不能称为“茶馆”。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 [阅读全文]
白牡丹茶的历史传说
传说这种茶树是牡丹花变成的。在西汉时期,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,清廉刚正,因看不惯贪官当道,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。母子俩骑白马来到一座青山前,只觉得异香扑鼻,于是便向路旁一位鹤发童颜、银须垂胸的老者探问香味来自何处。老人指着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说,香味就来源于它。 [阅读全文]
苍梧六堡茶的历史沿革
苍梧六堡茶,在清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。《苍梧县志》载:“茶产多贤乡六保,味厚。隔夜不变,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,色、香、味俱佳”。 [阅读全文]
六堡茶为历史名茶,属黑茶
六堡茶是指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的黑茶,后发展到广西二十余县。采摘一芽二三叶,经摊青、低温杀青、揉捻、沤堆、干燥制成。分特级、一至六级。有特殊的槟榔香气,存放越久品质越佳。主销广东、广西、港澳地区,外销东南亚。 [阅读全文]
紧压茶的历史
紧压茶加工中的蒸压方法与我国古代蒸青饼茶的做法相似。紧压茶生产历史悠久,大约于11世纪前后,四川的茶商即将绿毛茶蒸压成饼,运销西北等地。到十九世纪末期,湖南的黑砖茶、湖北的青砖茶相继问世。 [阅读全文]
湖南安化县生产黑茶历史悠久
黑砖茶,因用黑毛茶作原料,色泽黑润,成品块状如砖,故名。现由湖南白沙溪茶厂独家生产。其原料选自安化、桃江、益阳、汉寿、宁乡等县茶厂生产的优质黑毛茶。白沙茶厂从70年代初对以往费工耗时的繁复工序进行了改革,按原来面茶、里茶的比例一次拼好、一次压制成型。制作时先将原料筛分整形,风选拣剔提净,按比例拼配;机压时,先高温汽蒸灭菌,再高压定型,检验修整,缓慢干燥,包装成为砖茶成品。 [阅读全文]
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
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,早在明代(1368—1644)谢肇制的《滇略》一书中有“士庶用皆普茶也,蒸而团之”的记载。普茶指普洱茶,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,加工揉制,压缩体积,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。 [阅读全文]
湖北老青茶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
老青茶主要产于湖北舌耕内咸宁地区的蒲圻、咸宁、通山、崇阳、通城等县,所以叶称“湖北老青茶”,不过在湖南省的临湘县也有老青茶的种植和生产。据《湖北通志》记载:“同治十年,重订崇、嘉、宁、城、山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厘章程中,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。 [阅读全文]
霍山黄芽茶为历史名茶
巍巍大别山的北麓,镶嵌着一颗巨大的宝石她就是被人们称之为“大别山明珠”的霍山县。历史名茶“霍山黄芽”就产于境内海拔600米以上山区金鸡山、乌米尖、金竹坪、金家湾等地。 [阅读全文]
台湾乌龙茶的历史
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肇基者,目前台湾的植茶面积23000公顷,年产茶叶23000公吨,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%,即达10000公顷;乌龙茶年产量占65%,即15000公吨。乌龙茶是台湾的主要茶类。 [阅读全文]
白毛猴茶为历史名茶,属绿茶类
创制于民国初。白毛猴,或称白绿,属半发酵茶,原产于福建政和县,当地又称“白猴”,因形似毛猴而得名。外形条索粗壮卷曲,白毫显现,犹如毛猴静伏而得名。内质毫香鲜爽纯正,滋味醇和微甘,汤水清绿泛黄,叶底嫩绿、完整、匀净、无杂。 [阅读全文]
八角亭龙须茶的历史简介
在世界遗产地武夷山,有个叫八角亭的地方,它与崇阳溪仅一水之隔,有着坦荡肥沃的河滩地,昔日曾是一片片美丽的茶园。历史上,八角亭村民就是利用这片广阔的溪洲,种植所谓的洲茶的。村民们将洲茶精制成了形似龙须的茶,因其产自八角亭,所以民间大都称其为八角亭龙须茶。八角亭龙须茶在制作时,采用了五彩线捆扎成束状,故又名“束茶”。 龙须茶因形似“龙须”而得名 。 [阅读全文]
祁门红茶的茶史追溯
祁门产茶历史悠久,唐代就很有名。那时休宁、祁门、歙县所产茶叶以浮梁为集散地,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就有"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"的句子;唐代杨华所著的《膳夫经手录》中记有"歙州、婺州、祁门方茶制置精好,商贾所赏,数千里不绝于道路" 说明了祁门在唐朝已是较重要的茶叶产地。 [阅读全文]
湖红工夫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工夫红茶
湖红工夫茶主产湖南省安化、桃源、涟源、邵阳、平江、浏阳、长沙等县市,湘西石门、慈利、桑植、大庸等县市所产的工夫茶谓之“湘红”,归入“宜红工夫”范畴。湖红工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工夫红茶之一,对我国工夫茶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 湖南省也是 [阅读全文]